近兩年,新冠肺炎疫情延宕反復未止,又逢俄烏戰爭爆發,隨著北溪一號關閉,北溪二號項目停運,歐洲能源市場一片哀嚎,部分歐洲國家甚至重啟煤電。
其實在2015年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召開以來,全球已有超過30個國家出臺了本國碳達峰或者碳中和的政策目標,逾120個國家提出了“雙碳”目標,但如今,誰還在堅定地往前。
全球減排進程遭遇波折 我國仍在加碼
9月22日,在中國提出“雙碳”目標兩周年之際,國家發展改革委在新聞發布會介紹,我國碳達峰和碳中和“1+N”政策體系已建立,“雙碳”工作開局良好。
就國際局勢是否影響我國“雙碳”目標問題,發改委表示我國保持碳中和的戰略定力,明確提出持續加快綠色低碳科技創新,完善綠色低碳技術創新體系,加快關鍵核心技術攻關,鼓勵先進適用技術示范推廣;強化“雙碳”領域人才培養,加強專業技能人才隊伍建設。
國內針對“雙碳”的政策不斷加碼,與國際社會形成強烈反差。在細分產業上,涌現出新能源汽車、儲能設備、光伏設備等風口,根據9月22日國家發改委新聞發布會介紹,我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已占全球50%左右,正為全球市場提供超過70%的光伏組件。
△2022年1-7月,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327.9萬輛和319.4萬輛,同比增長均為1.2倍
勇擔使命 低碳創新開啟綠色發展新賽道
在巨量資本的布局下,低碳創新不再是少數公司的“獨角戲”,而是整個產業鏈共同參與。如金風科技這類千億級行業龍頭發揮引領作用,帶動該產業鏈上的創新主體進行對標,縮小差距。